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日期: 2021-11-12

“今年我又订了一台钵施然的采棉机。去年,这机器帮了我们大忙,收益可观。今年,我就等着大干一场呢!”入夏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新垦农场,看着长势喜人的棉田,史国强感慨道:“2018年以前,在没有机器采棉之前,这个季节,他一边忙田间地头,一边还要操心到哪里去招采棉工的事。”

身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新垦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史国强非常熟悉脚下的土地。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弯腰千万次,千辛万苦招工人,一有闪失大赔本”的经历令他苦不堪言。同样感到苦不堪言的还有沙雅县古勒巴格镇一农场的肖平江。

资金缺乏是首要“硬伤”

为了改变传统农耕的艰辛历史,2009年夏季,钵施然公司董事长陈勇在一次新疆招商的会议上有了产业援疆的想法。当年,他带领团队赴新疆实地考察,之后在新疆北部的乌苏成立了新疆钵施然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其实,我们很早就想在南疆投产采棉机。南疆相对更加贫困,但那些年各方条件都不成熟。比如,资金问题以及采棉机的环境适应问题等。”新疆钵施然常务副总、董事会秘书长黄新成至今记得第一次到南疆的沙雅考察棉田的情形。“我们开着采棉机去现场演示,但那里的田地是东一块西一块的,田埂上架着低矮的电线杆,电线纵横交错,田地不规整,行距比采棉机的轮子都小。我们的采棉机在这样的棉花地里转都转不开,一不小心车头就碰到了电线,很难施展‘腿脚’。”但看到当地的贫困状态,他们的心里很着急。

想干但不知道怎么去干,成了多年来横在钵施然公司眼前的一道难题。当然,资金缺乏是首要的“硬伤”。

国投创益助力钵施然进驻南疆

随着新时代农业政策的落实,2011年1月10日,沙雅县新垦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实行土地流转后,田地开始实行机械化、规模化经营,原本东一块、西一块、造型不一的土地变得整齐划一了。

合作社为提高农业现代化、农机一体化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基础之后,就是如何把农业机械化进驻到这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我们原本只是想去建个厂子,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只是想去做一件好事。刚巧国投创益管理的产业基金想投资做好事,于是我们就情投意合了。是国投创益促成了我们去做这件好事。”提起和国投创益的结缘,黄新成如此打比方。

在国投创益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半年多时间建设,2018年9月17日,新疆沙雅钵施然智能农机有限公司在南疆国家级深度贫困地区阿克苏沙雅县举行了投产仪式。

援引当时的媒体报道:“这将成为南疆唯一的现代装备制造企业,有力推进棉花全产业链的机械化作业和跨越式发展,有力解决南疆采棉工历史性问题,对沙雅县、阿克苏地区乃至整个南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稳就业促脱贫产业扶贫走出新路

在国投创益产业基金的支持下,首先受益的是沙雅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进公司(钵施然)那天是2019年2月18日。这日子我记得清楚呢。上班拿工资,我们全家就开始过上好日子了……”日前,正在沙雅钵施然公司生产总装部上班的阿布拉·亚森的工作是计件制的,多劳多得。古尔邦节期间他都没有休息,主动申请上班,就是想多挣些钱,让一家人过得轻松点。

今年30岁的阿布拉·亚森来自沙雅当地,他家曾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去年2月18日通过招聘进入钵施然公司。“我爸爸妈妈都生病了,家里劳动力不够,我只上到了初中。”阿布拉说公司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优先录取了他。“之前我从来没有到公司工作过,刚开始什么也不懂,公司专门安排了一个师傅带我,通过半年学习和实践,我现在也能独当一面了,月收入4000元以上。”阿布拉特别骄傲的是现在他一个人工作就让全家都脱贫了。

今年22岁的阿力木·喀斯木也曾是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去年夏天,他还在沙雅职业技术学校。公司到学校招聘,了解到他是贫困户,就优先录取他到公司上班。阿力木说,到公司后领导和同事都很关心他,通过专门辅导,他学习了很多岗位技能。如今他在采棉机组装车间调试岗位干得得心应手。“我现在每个月工资在4000元以上。我家里有5个人,妹妹生病了,我会努力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在钵施然公司,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不止阿布拉·亚森和阿力木·喀斯木。目前,钵施然在北疆乌苏工厂有235人就业。其中解决当地就业189人;钵施然在南疆沙雅的公司有260人就业,其中聘用新疆当地人员240人,少数民族15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2人。

扶贫更扶志改变理念促增收

“扶贫更要扶志,最重要的是改变理念,理念是‘造血’的根本。这一点,我们和国投创益的扶贫理念一致。”新疆钵施然常务副总、董事会秘书长黄新成如实说。

“我当时就想着多掌握一门技术总是好的,就到钵施然报名参加采棉机驾驶员培训。这一去,还真去对了。”正在沙雅当地忙碌的农机手邵永康,去年春天报名参加了钵施然的采棉机驾驶员培训。培训中他了解到,采棉机驾驶员工资比较高,1-2个月时间就能收入5到8万元。“这可比开拖拉机值钱多了!”邵永康在2019年向亲戚朋友借款,花费125万元买了一台钵施然19款三行采棉机,之后申请得到了30万元的购机补贴。

“当年就回本70%,照这架势今年肯定全部回本,还能赚上一笔钱。”邵永康信心十足。尝到甜头的邵永康在2019年冬天专门买了一辆轿车,一家人开着车回到河南老家,风风光光过了一个春节。

在沙雅当地开了一家滴灌带厂的杨敏青是在销售滴灌带的时候发现了采棉机的商机。“我的客户都是农民,他们经常向我抱怨拾花工难找、雇人成本高什么的。” 杨敏青当时就想着自己买台采棉机去给他们拾棉花,这个投资回报率还是很高的。说干就干,2019年秋天,杨敏青果断买了一台钵施然三行采棉机。他和儿子都学会了驾驶,“也就一两个月时间,我们拾了6000多亩棉花,白天黑夜都在干,纯利润60多万,比我的滴灌带厂一年的收益都高。”雇采棉机驾驶员的费用是5万元,他和儿子都在钵施然学会了开采棉机,身价都提高了,对于投资采棉机这事,他觉得自己还是蛮有眼光的。

以棉花产业全程机械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其实,早在公司成立之初,钵施然就开始奠定棉花产业的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战略基础。而这也得益于国投创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扶贫模式”。

如何“可持续”?必须把眼光放远。不仅仅局限于一台采棉机,而是要打造棉花产业全程机械化。在沙雅,目前采棉机的料件供应商有194家,其中有12家是新疆本地企业,占6%;采购金额占总采购金额不足2%,98%都来自疆外企业生产的零部件。未来3到5年内,钵施然将引进、合资筹建、改善提升新疆本地企业30到50家,使本地企业采购及制造的比率达到采棉机料件总采购量的30%-40%,每年在本地采购量达到1.5亿-2亿,这些企业可以再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全程产业链的影响力还可以辐射到其他产业。黄新成说:“企业本身的经营活动就带动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我们每年在沙雅本地区的消费可以达到800万到1000万元以上。”

钵施然不仅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效益,还为当地税收作出了有力的贡献。南疆沙雅分公司于2018年缴纳各项税款680万,2019年缴纳各项助农税款1980万;2020年预计达2800万,2021年预计3900万;北疆乌苏的分公司在2018年企业缴纳各项税款890万,2019年缴纳税款1200万;2020年预计达2000万,2021年预计2600万。

得益于国投创益和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的帮助,钵施然在深度贫困地区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助农脱贫之路上获得了诸多荣誉。因在2018年阿克苏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表现突出,钵施然被阿克苏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地区吸纳就业先进企业”;因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业绩突出,钵施然被中共阿克苏地区委员会、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授予“2018年度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突出贡献企业”;今年1月,钵施然被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授予扶贫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相关信息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11/20 10: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