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5日,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和北京大学南南合作学院联合举办的2019农村发展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举办。财政部国际财金合作司二级巡视员、国际农发基金中国执行董事刘伟华,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员罗世礼,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战略研究部助理副总裁Paul Winters,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驻中国、朝鲜和韩国代表马泰奥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国投创益受邀出席会议。
农村发展报告是IFAD每2-3年发布的一个旗舰报告,今年是IFAD首次在中国发布此报告,主题为“为农村青年创造机会”,定义并量化了农村青年及其分布,分析了农村青年所处的全球、国家、农村和家庭的发展环境及其变革,呈现了农村男女青年发展所面临的的各种限制因素,同时也指出了他们在农村转型背景下从依赖到独立的各种机遇。
报告表明,全球约有5亿青年人生活在联合国所定义的农村地区,如果加上与农村地区具有共性的半农村地区及郊区,这一数字将增至7.8亿人。其中,亚太国家的农村青年人数占发展中国家农村青年人数的60%以上,约3.4亿。而在3.4亿中,约有2.05亿农村青年生活在南亚,印度占1.5亿,东亚的7600万农村青年则几乎全部在中国。
Paul Winters表示,以中国为例,中国生活在有农村特征的地区(包括半乡村和城市边缘地区)的年轻人中,有51%的人也生活在农业潜力大的地区,但其中70%没有有效接触到市场,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将给农村青年尤其是贫困地区青年带来更多利益。
林毅夫表示,有效的农业和工业化转型,将帮助中国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成功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目标。
国投创益作为两只国家产业扶贫基金的管理人,积极在贫困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发展产业,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更多贫困人口、农村人口脱贫致富,并依托投资企业打造了产销对接平台,打通农产品到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积极为中国农村产品提供市场准入机会。
国投创益在中国开展的产业扶贫工作与IFAD、北京大学南南合作学院提倡的国际农村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会议期间,国投创益副总经理罗震世与IFAD驻中国、朝鲜和韩国代表马泰奥进行了充分沟通,双方表示后续将积极加强交流对接,在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则下,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共同为中国脱贫攻坚和全球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供新思路、作出新贡献。